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报道雨湖区“嵌入式养老”创新实践: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成全国养老新样本
2025-06-11 14:50:4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雨湖区民政局 | 编辑:梅晓蕾 | 作者:曾雄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457

6月10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栏目中播出了雨湖区窑湾街道街社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情况。

雨湖融媒6月10日讯(通讯员 曾雄)6月10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将镜头对准雨湖区窑湾街道街社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深度报道了打造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,把“小而精”的养老服务中心开到社区的创新实践。

走进雨湖区窑湾街道街社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温馨明亮的环境、功能齐全的设施映入眼帘。这里不仅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、颐养康复、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,还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个性化助餐、助学、国医诊疗、适老化产品体验等多元服务场景,真正实现让老年人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到专业、贴心的养老服务。

雨湖区探索“嵌入式”养老经验做法上稿《瞭望》周刊。

雨湖区社区学校、社区食堂经验做法入选《中国社会报》头版。

事实上,雨湖区“嵌入式”养老服务早已凭借其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,多次登上央省主流媒体“热榜”。从新华社、《瞭望》新闻周刊等的深度剖析,到人民日报、中国社会报、湖南日报等的专题报道,再到湖南经视、湖南都市《新闻联播》等的重点推介,雨湖区开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,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协同、数字赋能的有机结合,探索“小而精、嵌入式”养老模式,正成为全国养老服务领域新样本。其以社区为依托,将养老服务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,既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空间受限、服务单一的难题,又满足了老年人“不离家、不离亲、不离邻”的情感需求,让养老服务从“机构化”走向“生活化”,实现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与高效覆盖。

养老服务的提质增效,正是雨湖区全力推进社区学校、社区食堂、社区养老“三大工程”的缩影。近年来,雨湖区以“颐养新时代,乐享银龄年”为愿景,打造“15分钟老年友好生活圈”。目前,已建成1个中央厨房、16个社区食堂、30个老年助餐点,自2023年12月26日开业以来,社区食堂用餐超61万人次,其中60岁以上34万人次。建设1所区级老年大学、17家社区学校,合计开设班级300余个,辐射学员近5万人。打造“双会一基金”社会力量聚合平台,成立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和工会联合会,制定《老年助餐服务安全标准》等,配套建立服务质量动态评估机制,健全行业自治规范发展;构建覆盖职业技能、应急处置等从业人员成长培训体系,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;激活区慈善会、社区慈善基金效能,创设“银龄关爱”公益慈善项目品牌,汇聚专业养老机构、医疗机构、社工机构等社会力量,建立需求清单、资源清单、项目清单等“三单制”供需对接机制,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、可持续的养老服务。

“三大工程”不是孤立存在,而是形成了相互引流的服务闭环。当前,雨湖区正探索将“三大工程”与智慧社区建设结合,构建“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1个中枢平台+健康监测、服务交互、监管感知3类智能终端+N项场景应用”,开展智慧养老应用试点,强化数字赋能,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。

从央视镜头到央媒笔端,雨湖区的实践印证:当养老服务嵌入社区肌理,当民生工程回应真实需求,城市的幸福温度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。如今,在雨湖这片热土上,越来越多老年人正以“社区”为圆心,画出晚年生活的幸福图景。

责编:梅晓蕾

来源:雨湖区民政局

  下载APP